2020年2月10日,正準備企業復工復產的南京江寧區某新材料公司董事長孫某發現,公司財務系統無法登錄,賬戶U盾出現混亂。從銀行傳來的信息中他發現,自己企業賬戶上原本存有的1960多萬元,竟然只剩下幾百元。
報案后,專案組民警展開調查。很快,民警發現該公司財務總監索某在案發后失聯。進一步調查后發現,這個狡猾的“索某”,竟然是曾因職務侵占罪在四川省被判處7年有期徒刑的詹恩貴,而且當時他還因此上了央視“今日說法”節目。他曾擁有40多個身份證,作案手法極其狡詐,央視節目甚至稱他為“隱形人”。最終在警方的努力下,將詹恩貴抓捕歸案,追回了贓款。
事實上,詹恩貴背景問題多多:
1.身份造假,曾擁有40多個身份證,除了他自己,甚至連女朋友都不知道他到底是誰。多次冒充他人身份。他于2011年冒充西南財經大學的肖某某,應聘至四川省巴中市巴南高速D5項目部擔任出納,利用出納身份,分批盜取公司700萬元。。
2.學歷造假:先后偽造西南財經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的學歷
3.證書造假:會計證也是偽造的。
造成如此局面的最直接原因是,企業在錄用詹恩貴為財務總監時沒進行入職前的背景調查。
一個正規的企業在錄用員工時,應該對人選進行以下幾方面的調查:
1.身份信息的核實,核實身份證的真假,人證是否合一。
2.學歷和技能證書的核實,可以通過畢業學校、證書的頒發單位核實學歷證書和技能證書
3.過往工作經歷的核實:過往工作單位中所擔任的職務,工作職責,業績,能力,薪酬,評價等。
做到以上幾點,基本可以對即將錄用的人選有個全面的了解,將用人風險降至最低。